欧洲数字银行
互联网银行的风潮在欧洲大陆上也同样风靡。直销银行是欧洲数字银行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欧洲已发展得非常成熟。 同样在利率市场化的助推下诞生,直销银行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进入欧洲,伴随着互 联网的发展、移动设备的革新和技术的不断突破,经历了从电话银行到网络银行(网页版),再到手机银行的更迭,直销银行逐渐发展为数字银行,通过纯线上的方式为用户提供7*24小时的存款、信用卡、投资、抵押、 贷款等全线银行业务产品。
直销银行以优惠的存贷汇产品、流畅的用户体验、便捷的触达渠道,获得了欧洲民众的青睐。以直销银行发展较为繁荣的德国为例,据统计,直销银行在德国银行业整体市场份额可高达1/4。然而,直销银行在经营模式上,与美国的互联网银行非常相似,其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母行之下重要的线上获客渠道和业务补充,在银行模式创新上并无太多作为。
另一边,新兴的互联网银行也开始打着银行业创新的旗号加入市场的竞逐,尤其在英国,被称为Challenger Bank(挑战者银行) 的Atom、Monzo、Starling、Revolut等正冲 击着传统银行业的发展。他们不设立任何线下网点,仅通过智能手机开展业务。 不同于美国的Neobank仅作为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与银行展开合作,挑战者银行各 自都通过不同的策略获批了银行牌照。其中,Atom、Starling在成立初期,先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发行储蓄账户 (Sav- ings Account)或中小企业贷款(SMB Lending),以获得客户、累积资产,在达到 一定的标准之后获得牌照。而另一批银行 如Monzo、Revolut,在进入市场之初仅推出预付卡(Prepaid Card) 或作为电子货币发行服务商(Electronic Money Issuers) 进入市场,并未提供账户功能。这样的策略帮助它们快速进入市场,建立客户基础。 如今,Monzo也已取得英国监管机构(审慎监管局PRA)颁布的银行业全牌照(full banking license),Revolut则获得了欧洲央行的银行牌照。 然而,获得牌照仅仅是挑战者银行们征战市场的开始,如何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银行产品,并找到商业可持续的经营模式,成为了各个挑战者银行面临的挑战。Atom是挑战者银行中资产规模和用户规模较大、产品覆盖较为全面的银行。其在资产端推出了利率较为优惠的个人抵押贷款、企业贷款 等贷款产品,存款方面则提供利率较高的定期存款。截至2018年3月,贷存比为0.85, 资产结构在上述五家挑战者银行中较为健康 。尽管如此 ,自 2 0 1 4 年 成 立 以 来 ,A t o m 仍旧处于亏损状态。其余挑战者银行面临 的情况更为严峻,除开用户体验和移动银行的噱头,资产端尚未能找到真正吸引用户的产品,盈利模式不甚清晰,亏损情况连年加剧,部分银行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。 挑战者冲劲消退后,如何存活,成为了他们的当务之急。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